“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的新片《月球陨落》已经来了。“泰迪熊”塞思·麦克法兰曾经鼓捣出一部恶搞传统西部片的电影,叫作《死在西部的一百万种方式》,恶搞了很多种离奇而怪异的死法。在银幕上,死在地球的一百万种方式又有哪些呢?
1、自然灾害 这无疑是好莱坞导演让大规模地球人死掉最常见的方式。《龙卷风》《不惧风暴》《天崩地裂》《活火熔城》《庞贝末日》《水啸雾都》《后天》《2012》《末日崩塌》……不胜枚举,风暴、地震、火山、海啸、极端气候……一部比一部来的更为猛烈与震撼。
为什么呢?上帝不再眷顾我们了? 答案很意外:是IT男们在作怪。 随着电脑视效的迅猛发展,此类电影的卖点就是让大家猜猜知名建筑与城市是怎样被玩坏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所以,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等美帝国的知名城市就这样一遍一遍的被IT男们用各种新奇的方式恣意的蹂躏而后快。
全球观众(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呼朋唤友的端着小板凳迅速围观世界公敌被上帝惩罚,心里那个痛快啊!殊不知,票钱都被人家赚走了还帮人喝彩呢?
为什么号称XX好莱坞的香港、印度以及中国、欧洲没出产太多此类影片呢? 原因有四:一则技术被甩了N条街,拍出的灾难片跟人家卡通片差不多就没法见成年人了;二则你就算把故宫、大屿山大佛、泰姬陵、凯旋门给灭了也激不起观众的兴趣,因为你不够招人恨;三是像什么中银大厦、凯旋门什么都给好莱坞砸过N次了,轮不到自己抄家伙上了;四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天安门、长城什么的没人敢碰。
2、飞来横祸 外太空有无数的彗星飞来飞去,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苍蝇,嗡……对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嗡…嗡…嗡…嗡…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 我们一直对那一颗颗悲伤的逃兵抱有一丝丝同情,因为“每天都有流星不断下坠,飞过我迷蒙的眼睛。谁的眼泪在飞,是不是流星的眼泪?变成了世界上每一颗不快乐的心。”
好莱坞乐于将这种悲伤注入人类的末日情结,于是我们将《恐龙死在地球的惟一一种方式》翻拍成了《人类死在地球最灿烂的一种方式》。
伴随着漫天烟花般曼妙的流星雨,长长的慧尾拖拽着在天穹上划过一道道精致的弧线,我们可以死在巨浪即将席卷的海边,我们可以死在陨石坠落的山巅,我们可以死在朋友们坚毅的眼光里,我们可以死在亲人们温柔的怀抱里……一切是那么的浪漫与写意,优雅的一百种死法指南参见《天地大冲撞》与《绝世天劫》,当然美国政客可以选择《不要抬头》。
3、天外飞仙 和上一种死法不同的是,尽管它们都来自神秘的外太空,前者很浪漫,毕竟我们死在了无机物手里,后者却是那拥有消化系统的万恶有机物了。之所以提到消化系统,是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也许我们是一种食物。文雅点儿说,是一道菜谱。
虽然许多好莱坞导演都对外星人抱有一种友好的暧昧态度,可即便是拍出过《ET外星人》的斯皮尔伯格也曾炮制出儿童不宜的《世界大战》,更别提其他怪咖了。《环太平洋》《独立日》《明日边缘》《战舰》《黑衣人》《洛杉矶之战》《进化》《铁血战士》《明日之战》等等影片中那些外星帅哥的颜值着实不适合在用餐之后观看。
难得一见的“涉外”喜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也丝毫没在重口味比赛中输给大家。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那些滑稽而可爱的外星人翻起脸来足以吓坏所有的女观众,男友们可以非常绅士的在此刻拥抱一下喜剧片氛围中突然惊慌失措的异性身体。
也不是所有来自星星的他们都拥有骇人的战斗力,《天兆》里那些死跑龙套外星人只能在麦田里画着圈圈诅咒我们,连个正脸都不敢露;《第九区》里的大虾们彻底沦为了地球难民,在垃圾堆里与流浪狗争抢着人类的残羹剩汁。
由于导演与编剧都是弱势群体人类,满怀锄强扶弱的正义情怀,于是每个故事都有着大逆转结局,演变成《外星人死在地球的一百万种方式》:有被群殴或是单挑干死的,有被点中死穴直接拔电源的,最悲催的是被地球大气、水或者病毒直接感染全军覆没的。
“无恶不作”的人类最终仗着百毒不侵之神体熬过了黑暗,迎来了新一天的朝阳,哪怕有那么一点点雾霾,也让此刻的PM2.5有着丝丝的甜意。 只有一个终极煞神从不曾降落凡尘,那就是——异形。它们游走于洁净的太空,绝不踏入肮脏的地球半步。因为它们是神(普罗米修斯)的杰作,高高在上,容不得亵渎。人类只配在梦魇中一睹真容,想把它们摆上博览会或是放到XX省餐馆厨房里,那也只能是一场海枯石烂的单相思。
4、致命病毒 在前一种方式里,我们用病毒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对付那些外强中干的外星人。但我们毕竟不是造物主,人造的东西偶尔也会伤到我们自己。 病毒就是这样一柄双刃剑。在基因生物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它不可避免产生一些意外衍生品,或者根本上某些这类研究就是用于军事目的。
于是好莱坞充分发挥其阴谋论的一贯作风,将生化危机的种子深深植入我们大脑里萌生恐惧的那一小块田地里,继而生长出一棵棵抖动着恐怖叶片的参天大树,遮住那一片原本湛蓝的臭氧层破洞。 在《卡桑德拉大桥》《死亡地带》《埃博拉病毒》《生化危机》《铁线虫》《流感》《传染病》等影片里,我们被不知名的病毒所侵扰,如同当年的SARS与现今的新冠一样引起恐慌。这种能引发观众共鸣的代入感,往往比其他末日方式来得更为真实。
5、机器革命 与上一类相仿,我们在创造有机物敌人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无机物对手,他们终究会一跃进化成了BOSS老怪。 机器人是我们儿时的梦想,也是人类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必须发展的方向。它们单纯而善良,或者连善良都说不上,因为出厂设定根本没有情感这一高大上的选项。
然而好莱坞的导演们(How old are you?)并不满足机器人的被奴役状态,他们策划了一场场暴乱,引领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揭竿而起,向人类窃取造物者专利的山寨权威进行挑战。 在《我,机器人》《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电影里,人类的未来无比黑暗,我们终将被我们一手创造的物种奴役与摧毁。这是我们假冒上帝的恶果,自作自受,也是我们不尊重自由意识的悲惨下场。
机器人会像我们虐待小动物一样对待我们,也会像人类饲养宠物一般偶而喂我们一两根骨头,又或者把人类贴上生物电池的条形码。至少这种新能源很环保,属于类似于玉米的生物燃料。惟一不同的是我们收割玉米时,留下一滩滩绿色的液体滋养大地;而机器人收割我们时,液体换成了红色。
6、交通工具 我们会死在马上么?会死在自行车上么?或者XX打车上?还是死在电动平衡车上?基本不太可能,最后一种除外,据说它的发明者是死在清晨驾驶它去往公园的路上。 但人类可能死于公交车上、飞机上、邮轮上、高铁上以及所有大运量交通工具上。这不仅仅是好莱坞编剧们的想象,他们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真实事件。《生死时速》《灵异航班》《海神号》《源代码》等电影说明地球上的交通工具有时候的确算不上安全。
这个话题今天谈起来尤其令人伤感。只能回望一下过去,一部银幕经典锚固在海难史的最高峰上,那就是《泰坦尼克号》。 当卡梅隆站在奥斯卡颁奖台上大呼“我是王”的同时,他是否想起成就他伟业的那一千多葬身海底的无辜生命。这场海难并不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但一定是最为人们所熟悉与牢记的。
它不仅纪录了一段海上的悲壮传奇,也暗示了人类之于自然界是多么的渺小与无助,也渲染了一幅人类死在地球上最为悲壮与有爱的一种方式。当Jack对Rose说出“你要活下去”的那一刻,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有了一种回归本性的坦然。
7、艾默里奇 为什么把他单列一项?地球人都知道。 因为他摧毁人类的次数实在是数不胜数,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他一个人便能完成《死在地球的一百万种方式》及其所有续集。看看他劣迹斑斑的罪行吧:《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
他几乎玩转了灭绝人类的所有方法,从外星人、变异生物到自然灾害,被他夷平的城市不计其数。在他的电影里成千上万的群众演员都没有一句像样的台词,他们能做的只是尖叫、尖叫、再尖叫,哭嚎、哭嚎、再哭嚎,而男女主角们永远只能逃亡、逃亡、再逃亡。
在他眼里,摩天大楼只是摧枯拉朽的乐高玩具,钢铁大桥只是蛛丝铸就的扯线纸模,知名地标只是他灾难邮册里一枚枚收藏品,就连珠穆朗玛也不过是他眼中海平面上一小处不起眼的明礁。
新上映的《月球陨落》里他不惜动用了月球,也许他是一个月野兔迷,心里一直默念着那句“代表月亮消灭你”。 他是摧毁世界的不二之神,他拥有上帝般的法力与神迹。灾难之后他总不忘款款深情的留下人类残存的火种,那就是一丝丝患难中的帮助与友爱,以及一缕缕重建时的信心与希望。
8、其他 当以上灾难都被拍遍了之后,总有些电影人会另辟蹊径,用死不惊人誓不休的勇气与魄力开创新类型,在具有好莱坞特色的毁灭之路上越走越偏。 斯皮尔伯格开创了怪兽线路,从《大白鲨》到《侏罗纪公园》系列,虽不至于让全人类毁灭,但扫平个把小岛小镇已不在话下。同类作品还有《哥斯拉》《汉江怪物》等。
从《火烧摩天楼》开始,火灾题材是好莱坞的强项。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救火英雄》《逃出生天》《烈火英雄》的接连出现,华语影片也在开始涉猎此类灾难片。
其实在美漫电影中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在蓄势待发准备毁灭地球,那就是各个云遮雾罩中的邪恶组织。《复仇者联盟》里的九头蛇,《X战警》里的史崔克将军,《007》里的魔鬼党,《机械战警》里的OCP,《生化危机》中的保护伞公司,《特种部队》里的眼镜蛇……
它们的共性是庞大而神秘,拥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BOSS,富可敌国且爪牙遍布全球,有一大群统一服饰的小喽啰以供英雄们刷怪升级。它们的终极理想是毁灭地球,具体手段不详,但每次都在摁下红色按钮倒计时的最后几秒被英雄们及时阻止。
《复仇者联盟2》就让我大开眼界,奥创背叛其创造者钢铁侠只是个过时的梗,真正有创意的是奥创计划摧毁人类的方式。把一块陆地抛上天再让它自由落体坠下以模拟一次彗星撞地球的效果,他不是在给《月球陨落》提前做实验吧?
9、灾难之后 地球的大部分人类被灭绝后会是怎样的情况? 那便是末日景象。这一类题材可以统称为后灾难电影。通常这类电影需要找一处荒无人烟的拍摄地,弄一批从非洲部落海淘来的邋里邋遢服装,再找一批数量不用太多但要傻了吧唧到极点的群众演员(其中一定要有几个古灵精怪的小盆友),以及一群歪瓜裂枣的嬉皮士反派龙套。
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位不修边幅、满脸胡渣的帅哥,和一位身材曼妙、草裙烂衫完全遮不住其美腿的性感MM,就可以开工大吉了。 比如有此类题材癖好的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以及其陆地版的《邮差》; 上世纪90年代便独树一帜在末日公路上马达轰鸣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
本世纪忏悔范儿十足的荒野公路片《艾利之书》,带着一股宗教赎罪之味,孤独前行; 《人猿星球》,用时间的轮回讲述人类毁灭自己、禅位人猿的进化过程; 《我是传奇》,当世界只剩下一人一狗,将会如何面对这种孤独的恐惧?
《芬奇》,当世界只剩下一人一狗,外加一个机器人,将会如何继续乐观呢? 《遗落战境》,当世界只剩两个人,你将如何找回自己,和那个她? 《重返地球》,当我们重返这个被称为全宇宙最危险禁区的母星时,却意外的发现它简直美得像世外桃源; 《分歧者》,当我们被禁锢在高墙之内的封闭之地里,唯一的愿望就是冲破它的樊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
《赐予者》,当末日后的生活归于平静与乏味,知识的力量就是让它变得惊险与刺激; 《微光之城》,当我们的子孙只能被迫居于地底,那一束微光就是引领他们走上归途的航标与灯塔; 当然,还有《机器人总动员》里沦为垃圾场的地球,以及那一群肥得像猪的队友…
结语: 在各式各样的灾难片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小人物们在危难前真实的一面,或惊慌、或恐惧、或绝望,但更多的是一份求生的渴望与坚持。灾难无情人有情,主角与配角们在亲情、友情、爱情中奋不顾身、拯救彼此。
镜头里,那海啸后的小小家庭,地震后的儿女私情,主角们冰天雪地里只顾救自己儿女而跋涉千里,汪洋大海中惦记着一见钟情的女朋友至死不渝…… 这些才是灾难片真正想要传递的——关键时刻人类的团结与爱。
|
全部评论:0回复/查看
Sorry 还没有评论...